本篇文章3207字,读完约8分钟
公益创业者对善意做好事不满意,一定不要把活动变成项目或克服,我知道这是许多社会组织早期的普遍现象。 所以,社会组织一定要有使命,要制定以成果为导向的战术计划。 这样,公益创业真的可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有成果的地方。
采访上海市慈善教育训练中心副主任徐本亮先生。
公益创业越精确越好
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事业报告》中提出促进大众创业、万人创新,意味着鼓励草根创业、全民创业。 “大众创业应该包括公益创业”上海市慈善教育训练中心副主任徐本亮告诉“善达网”记者,现在的政策环境与30年前入海做生意一样,公益创业将成为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新潮流。 但是徐本亮说,公益创业的前提需要充分的市场调查,选择的方向越精确越好。
善达网:你这样看待“公益创业”的未来,其迅速发展背景如何?
徐本亮:公益创业是时代的呼唤。 在健康良性的社会中,政府、公司、社会组织三者需要协调迅速发展。 像椅子一样,三条腿需要平衡稳定。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社会组织的现状没有对应,整个社会呈现出政府和公司强、社会组织弱的“二强一弱”的状况。 这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建设和快速发展的大瓶颈。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扩大和提供比较有效的公共服务、促进就业、维持社会稳定与安全、特别是弥补政府和公司不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作用。
因此,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智能创新,加强社会组织的培养和扶植力。 所以我认为公益创业成为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潮流。
在《政府事业报告书》中,促进大众创业不仅是设立商业公司,非常重要的复印件中还包括“公益创业”。 也就是要求人们建立社会组织来处理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这才应该是“大众创业”的更完美的概念。
当时,在党和政府的要求下,很多人出海做生意,引起了中国创业的高潮,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现在的形势和30年前不同吗? 所以,我们一定会形成这样的认知,党和政府要求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包括公益创业这一重要副本。
善达网:那么,为什么现在进行公益创业,创立社会组织的好机会呢?
徐本亮:首先,党和政府重视社会组织的培养和迅速发展,对公益创新的关心度和支持度不断提高。 十八大提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建立现代社会组织制度,这相当于30年前提出的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对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和公益创业确实是一大推动。
另外,十八大提出实现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标志着社会组织在整个国家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管理主体。 这对我们进行公益创业,创立社会组织是更大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十八大以来,全国许多地方制定了促进社会组织快速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现在,对四种社会组织废除业务主管机关,直接实施登记。 这是第一大利益。
其次,国家处于社会转型期,有很多社会问题需要处理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特殊人群照顾、扶贫帮助等问题,这为公益创业提供了很多机会。 因为这些问题仅靠政府和公司是处理不了的。 因为社会组织的使命是处理社会问题,具有自主性、专业性和自发性,可以迅速理解社会诉求,以比较有效的方法处理。
第三,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公益创业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 现在政府正在从过去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相关部门正在向社会组织转变微观层面,特别是社会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中的事业和功能。 而且去年以来,国务院、财政部和民政部都发表了大量文件,确定加大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为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有助于公益创业的开展。
最后,目前中国面临的就业压力非常大,今年高中毕业生达到700多万人,公益创业是处理就业问题的重要方法。 从世界范围来看,非营利部门已经不是为爱做贡献的事业,而是目前促进经济增长的第七大经济体,据统计,包括发达国家、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内的非营利部门就业人员通常占10%-12%,是融合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但是,在我国,非营利部门的工作人员比例仅为1%-2%。 我知道那差距有多大! 当然,问题和差距意味着迅速的发展空间。 因为公益创业者不仅能处理创业者自己的职场,还能为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和大学生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
善达网:所以,自去年以来,出现了“社会组织的春天来了”的声音。 但是,如何进行公益创业呢?
徐本亮:在中国,公益创业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建立社会组织。 二是建立社会公司。社会组织有三种方法:基金会、民间非和社区。 在我看来,大部分公益创业者首先是设立民间非公司(组织)。
善达网:社会公司呢?
徐本亮:社会公司最早来自英国,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一般来说,我们把社会公司定义为不以利益为目的,为处理部分社会问题而设立的公司称为社会公司。
社会和商业公司最大的区别是商业运营也要受益,但其收益不分配,必须用于社会问题的处理和公益事业的迅速发展。 现在社会公司在欧美特别是英国、意大利等国家迅速发展,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迅速发展。 但是,我国至今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所以我认为不应该盲目地做社会公司。 更重要的是,社会公司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所以,如果公益创业,选择做“民非”是合适的。 当然,选择民间非还是社会公司,企业家应该根据自己的状况(包括服务对象和当地的政策环境)来进行。
善达网:工欲做那件事,必利其器。 进行公益事业必须做那些准备吗? 还是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公益创业呢?
徐本亮:首先,需要明确的使命。 这个问题看起来抽象模糊,这是任何社会企业家都不可避免的问题。 德鲁克说,非营利组织是为了使命而存在的。 使命是你这个组织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存在? 有明确的使命,才能成为具体方向的目标。 使命不仅告诉你该做什么,还告诉你该做什么。
我认为在与广大创业者的接触中,做公益创业不仅要有热情、理想、勇气,还要明确确定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你的组织到底处理什么问题,全面无能为力。 要集中精力。 其次,作为第一顾客的服务对象到底是谁? 三是能否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真正能取得成果的地方。
第二个建议是开展公益创业需要进行市场调查,正确选择公益创业项目。 你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面临的社会问题非常复杂,因为一个社会企业家不能处理所有的问题。 实际上,这和商业创业一样,必须通过市场调查,正确定义主要顾客和服务的对象是谁,理解他们的根本诉求,使他们得到真正的援助和支持。 没有好的产品和服务,客户就不买东西。 公司变得难以维持。 公益创业也一样。 总之,公益创业越精确,选择就越重要于努力。
第三,公益创业要尽力而为,做点小事,做点事实再开始。 和商业创业一样,公益创业也有风险,所以一定要着力进行,从小开始,积累经验,增加知识,有助于提高能力。 否则,眼高手低,不能及时到达。 你看到周围很多成功的公益创业,有点社会诉求,但从不起眼的小项目开始。 中国有句老话。 “天下大事从小开始,天下难事容易开始。 我认为公益创业一定会遵循这样的法则。
最后,公益创业一定要重视成果。 德鲁克指出,非营利组织是为了成果而存在的。 公司没有利润,活不下去的社会组织就没有利润基础,所以很多公益企业家总是认为自己做的是好事,对社会有利就好,这只是理想化的好愿望。 忽视了为什么做,以及做后会有什么结果。 在市场调查中理解指控是让项目更有效地处理他们的问题以真正满足服务对象的指控。 这是因为它能更好地表现社会组织的存在价值。
所以,公益创业者不能满足于善意地做好事。 一定不要把活动变成项目或克服,我知道这是许多社会组织早期的普遍现象。 所以,社会组织一定要有使命,要制定以成果为导向的战术计划。 这样,公益创业真的可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有成果的地方。 公益创业,利国利民利已经有了,但要努力学习,善于思考,不断实践。
(作者是善达网主编马广志)
来源:亚洲公益报
标题:【快讯】徐本亮:公益创业越精准越好
地址:http://www.yingzifz.com/gyxw/9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