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88字,读完约14分钟

原文1标题“李一诺:因为不是优雅的”

李一诺·盖茨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不是女神

4月26日是第11天“全国疟疾日”,这天李一诺的行程之一是在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盖茨中国”)的办公室全职面试负责感染预防控制的项目官。 出门前,8岁的长子评价说“妈妈,一定很有钱”。 “为什么? ’她问。 “因为你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工作。 ’慈善不是我有钱,而是用钱帮助别人。 李一诺赶紧解释。 我知道妈妈的一部分工作和非洲有关系,第二天儿子郑重地对她说:“我知道你是怎么帮助非洲的。” “你是怎么帮助我的? ”“请每天把钱放进信封里,寄过来。 ”刚换上丝绸裙子的李一诺突然抓住了壳。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卡盒”似乎不太符合人的设定。 百度搜索李一诺三个字,最多的修饰语是“女神”。 她好像写得很流利“完美女神”的代名词。 但李一诺拒绝“女神”一词,“做不太优雅的工作”才是从麦肯锡到盖茨中国最直接的动力。

“卡盒故事”发生一小时后,她穿着那条丝绸裙子坐在“中国慈善家”记者面前。 好像多次回答了“盖茨基金会是怎么慈善的”的问题,但不是选择“最不像慈善的慈善”这个标准答案,而是从儿子的故事开始,加入盖茨基金会后面对的“不优雅”的“不自然”。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在中国,比尔·盖茨是谁,很多人都知道。盖茨基金会问慈善活动怎么做,99%的人不知道。 ”3年前,在面试盖茨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职位时,李一诺向比尔盖茨指出了这个问题。 三个月后,去年5月,我加入了盖茨中国。 这个问题使更多的人理解盖茨基金会推进公共、民间、社会三方行业合作的“催化剂慈善”。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公众号“奴隶社会”是她为了更容易理解慈善,试图把自己从“女神”标签的阵地中解放出来。 在“奴隶社会”的文案中,她笑着吼叫,笔下轻松,把自己的“改变工作”故事变成了推广宣传盖茨基金会慈善理念的工具,把盖茨的慈善方法比作“一万利”。 数她遇到的“中国难题”,逐一解答盖茨基金会能否在中国实现创新、中国的公共卫生经验能否复印等问题。 回顾了国内各行业公益达人“,为中国做了什么”,阐述了盖茨中国参与合作的“一元营养包”、艾滋病防治、结核病防治等项目的过程。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李一诺和她的长子在美国圣地亚哥的legoland (乐高主题公园)

她也写下了生活中的各种“不优雅”,三个孩子在美国圣地亚哥的legoland (乐高主题公园)为难她,“我不是女神”“生活不优雅”是她的文案标题。 她鼓励女性“吃难看的东西”“煮生米做饭”“早点承认男人没用”等。

随性、幽默、接地气的文风使她得到了很多好感,但“阴谋论”者将其视为“商业头脑发达”的实例,把她和冯唐列为“来自最了解麦府经营的跨界人士”。

对于一直强调“以自己为工具”的李一诺,争论似乎毫无价值。 多年的咨询经验,确定了她的目的,训练了直接有效的生活习惯。

李一诺是放在她的公众号“奴隶社会”复印件里的她背上的包照,文:整天背着没什么感觉,看着照片,确实有点过分。

符合她一般号码的说明,日常的她不太“女神”。 助理高安说:“怎么来方便? 背着不穿名牌,能装越来越多东西的大水桶”。 采访开始前她刚开完会,在会议后的间隙匆匆淡妆后,又安排了紧急会议。 在办公室“来往”,她显然有点累,声音沙哑,继续喝菊花茶。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优雅似乎需要空白和缓慢的味道,但她喜欢“剥夺时间”。 负责传达的项目负责人李光两年前跳槽到盖茨中国,李一诺给他留下了“快”说话快、走得快、工作效率快的第一印象。 有一次她去上海参加会议后,觉得有必要邀请麦肯锡的前同事向媒体讲述医药开发的流程,一边打车一边表示李光信息和邀请。 在车到达浦东机场之前,她把邀请的邮件发给了演讲嘉宾和李光的邮箱。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不能幻想自己是优雅的天鹅”。 对李一诺来说,生活和工作都“像超速一样,绊倒了到达目的地,真是万幸”。 如果有一点优雅的步伐,也是“装作给人看”。

“不真实”

除了生活本身不能成为“女神”,成为“女神”也让李一诺感到“不真实”。

2000年,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李一诺继续升级自己的“学霸”模式,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学博士。 2005年的就业训练使她意识到自己对科学研究以外的现实世界的巨大好奇心。 博士毕业后,她选择了进公司麦肯锡。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李一诺博士毕业和家人的照片

在麦肯锡的经验是恢复一部分“真正的自己”的过程。 刚进公司的时候,李一诺不想出声,所以躲在角落里“仔细听别人说”。 语言能力还可以,但第一次留语音邮件,她练习了很久才正式开口。

习惯表达感情也是女性常见的弊病。 在讨论某个项目的时候,李一诺不断地诉说各种问题,某个项目经理打断了她,在房间里的人面前,把白板上的笔递给她,写下了你的处理方案。 这个画面在李一诺的脑海里留下了明确的印象,让对自己的性别不敏感的她注意到了性别文化下女性职场的短板。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领导就是坐在驾驶室里处理问题的人”李一诺发现,不抱怨,不等待,成为把握大局的人,对女性来说是欠缺的,是应该自己做的人。 她把“无耻”和“不在意自己”视为边界,试着从周围的男性那里学习了有效地工作的法则。 年,在她的眼里,“习惯发布命令,10个人一个人”的上级想“打败”,所以2人李一诺以自己为领袖,参加了麦肯锡的全球合作伙伴,成功了。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从顾问到项目经理、世界副理事到合作伙伴,麦肯锡十年来一直对这项“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工作感兴趣。 但是,个人的自我发现没有处理她对“这个世界”的疑问,她“总是感到某种不真实”。

工作前,李一诺对钱的认识都是省。 小时候,白菜可以在冬天吃。 小学需要捡起树枝,拿着煤球去学校,按顺序用报纸在教室里取暖。 在中学,自己带饭去学校加热。 从学生时代到职场,第一年入职的麦肯锡的初任工资是11万美元,她吓了一跳,觉得钱数不清。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这是一个奇怪的世界,街上这边是卖几张钱的剪纸爷爷,街对面是15万元一平方米的房子。 」。 坐在办公室,住在五星级酒店,出入各公司高层办公室,英语流利,形象开朗成为她的常态,让她觉得“高”,远离真相”。

和比尔·盖茨的对话引起了这种不安,落到了地上。 年2月,盖茨中国前首席代表退休前向盖茨推荐了李一诺。

“你知道吗? 以疟疾为例,现在世界上每年有32亿人受到威胁,2亿人生病,50万人死亡,其中一半是5岁以下的孩子。 ”。 盖茨说:“每年全球疟疾研究开发投资5亿美元,男性在‘谢顶’研究开发投资20亿美元。 在处理全球维度的重要问题上,存在的空白是巨大的。 ”。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比起在麦肯锡处理对顾客有意义的问题,盖茨基金会处理了更多复杂、更大的全球问题,包括加快中国重大健康和快速发展行业的目标和进程,如公共卫生行业结核病和艾滋病预防控制、烟草控制 帮助中国成为推动世界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强有力伙伴。 渴望“能处理更大的问题”的李一诺像“打了鸡血”一样,决定“做这些不优雅的工作”,从麦肯锡跳到盖茨基金会。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讲故事

入职三年,李一诺在盖茨基金会的业绩很高:基金会参与中国扶贫、儿童营养等项目,运用中国农业和抗疟疾经验支持非洲快速发展,与北京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共同创办世界健康药物研究开发中心

“巨大挑战”项目由盖茨基金会于2003年创立,继续支持来自世界的科学研究者,将划时代的大胆想法转变为对贫困人口产生实际影响的处理方案。 20多年来,80多个国家的2000多个创新项目得到了盖茨基金会10多亿美元的资助。

盖茨基金会的doulaye高级项目官假装坐在瑞士联邦水科学技术研究所设计的创新厕所模型上,在西雅图的“厕所创新展览会”上展出

年10月,在“大挑战”项目启动12周年之际,该年会首次在中国召开。 增加这个项目的影响很大,李一诺说:“北京见面吧? 》为公众号“奴隶社会”开玩笑,将“大挑战项目”旗下的“探索大挑战”这个子项目的优势浓缩为“人傻”:申请简单,第一次是两张纸。 “钱多”:项目开始前你可以收到10万美元。 如果可行性得到验证,也可以支持一百万美元到数千万美元的后续支持。 行业偏差重视处理全球健康行业的实际问题。 呼吁中国科学家和科研团队参加申请。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专业的东西离我太远了,但每次都很有趣。 」。 网民在复印件下面留了信息。 这个文案传开了,获得了4万分的阅读量。 到目前为止,27个中国科学家或科研团队申请的项目得到了“大挑战”的资助,其中包括4个“中国大挑战”项目和20个“探索大挑战”项目。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比尔盖茨和梅林达访问了海南农村的结核患者

抓住热点,具备嗅觉和传达自媒体文章的能力,李一诺把这一特长应用到盖茨中国的工作中。 写梅林达·盖茨,她以“可能是中国人最不知道的世界领袖”为切入点。 比尔盖茨中国之行用“12小时文案直播”的方法,通俗易懂地说明了盖茨中国参与的中国扶贫攻防“最后公里”、世界健康药物研究开发中心的建设、“乐天行动派公益盛典”等项目。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可以包装。 可以标签。 鸡汤也是倒鸡汤。 ’好像有人有恶毒的李一诺。 但是,谁也不能否定她的“讲故事”能力和“讲故事”在推进盖茨中国创新中所起的真正作用。

中国疫苗公司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免疫管理体系的变革,也是李一诺参与的盖茨中国的重要项目之一。 2000年,世界上约有1000万5岁以下的孩子死亡,其中三分之二不能用接种疫苗等手段。 因此,盖茨基金会投入了7.5亿美元,参加了gavi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的成立。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年3月,世界卫生药物研究开发中心( ghddi )的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gavi成立时,全球疫苗的购买根据两个标准: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认证,在符合标准的国家和地区(美国、欧洲和日本)生产的疫苗全部免除检查购买。 以产品为单位认证,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事前认证,对任何国家生产的达标产品都免除检查购买。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最早,中国疫苗公司的产品没有经过世卫组织事先认证。 2004年,盖茨基金会投入4000万美元,支持在中学生集团成都进行的乙脑疫苗世卫组织事先认证。 年,经过9年的不懈努力,在成都认证成功。

目前,中国有四种疫苗通过世卫组织的预先认证。 但这显然不够。 改变这一现状,盖茨中国想从部门间合作的角度进行慈善催化剂。 年,盖茨中国与当时的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cfda )合作,支持其改革,提高审评批准和监督管理能力,促进药品的可得性,实现了“各产品无需自行申请事先认证”的目标。 此外,设计了激励机制,以帮助国内企业理解国际疫苗市场以及gavi的公私合作体制,降低投资于疫苗公司的能力建设,特别是语言能力等软实力建设的公司投入生产的风险。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改变名字

创新在李一诺看来只是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处理问题的勇气,不限于某个特定的行业。 在盖茨的中海外,她把自己的“创新之手”延伸到了教育上。

年,李一诺为长子在北京找合适的学校而烦恼。 “我知道公立学校的问题。 国际学校正在把孩子培养成外国人。 」。

反复思考后,李一诺和丈夫华章决定自己经营学校,开办一所微型学校,结合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参考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方法,“以知识注入为主的应试教育和远离中国文化的国际化教育的

年4月,她把这个想法复制成微信公众号的复印件“你也为去孩子学校而烦恼吗? ”,仅仅一天,就收到了近千封邮件。

在一土学校的开学典礼上,李一诺和孩子们在一起

从0到1,运营一土创学校,李一诺花了170天。 年9月1日,在北京中学3间总面积120平方米的教室里设立了土校,有31名5~8岁的孩子和5名教师开始了教育实验。 现在,一土生土长的学生有100多个,超过了从学前到三年级的阶段。

“我们想培养的是心满意足,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发挥最大的潜力和才能做最好的自己的孩子”李一诺期待打破“教育成功就是上名校,赚大钱”的论调,革新社会。

从李一诺萌生学校的想法到最终实行的大学同学,著名生物学家颜宁似乎比李一诺自己更了解她的勇气。 “思考和实践是典型的一诺”。

李一诺和颜宁

关于“一诺是谁”“如何打破定义”,颜宁在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演讲中讲述了她和李一诺的故事: 2000年,颜宁与李一诺一起在诺和诺进行本科毕设,两位当时的领导人陈克勤博士预测,颜宁不适合科学研究

“现实呢? 但是,我相信如果我和一诺的两个人现在交换位置的话,我们的工作成绩也差不多,只是换了名字。 」。 颜宁想对学生们说:“选择本身可能没那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做出选择后怎么走。”

“选择”和“改变名字”对李一诺来说是不同的记忆。 1993年,16岁的李一诺和离婚的母亲李莲娜换了姓,把自己的名字换成了一诺。

李一诺和母亲李莲娜

李莲娜是济南化工厂的副厂长、总工程师,20世纪90年代初,因不熟悉工厂内部贪污、制度不公正等问题而辞职,瞬间失去了工资、房子和作用。 长期以来,她做各种各样的兼职维持着母女两人的生活。

高中毕业的李一诺对母亲有意见说“原副厂长做这个很不好意思”。 直到几年后遭遇“自作自受”的“巴士造反”,她才开始理解母亲多次保护的“选择”。

1998年,大二学生李一诺和几个同学和辅导员王宏伟在校外看戏,回去坐了末班车的小酒吧。 所有人上车后,司机宣布票价将从2元提高到5元。 王宏伟和李一诺觉得不合理,鼓励其他乘客抵制涨价。 但是20多名乘客大部分同意支付额外的车费。 最后,李一诺,王雄大和另一个同学下车,回到了学校。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这和英雄的胜利相去甚远,但经过这几年,回顾起来,那天晚上回到校园的漫长路程,是我大学四年中不太清楚的记忆之一。 」。 这个故事在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演讲中提到了李一诺。

同样经常提到的是母亲34岁开始学德语,55岁开始教德语,1914年出生,100年前在县蒙山区发生革命,梦想改变中国祖父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中,她经常注意到你可能会失败,但每次作出选择,本身就是胜利。

一土学校的孩子们

“我想成为土校,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孩子能在中国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为什么不能? 如果祖父还健在的话一定会很高兴的。 多亏了他们这一代的努力,我们有今天这样的机会。 今天我被他说让女性自立坚强自己的孙女。 有机会和平台,可以和下一百年的中国讨论世界。 我们这一代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连接不同的世界,使世界更加美丽有序。 」。

【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对李一诺来说,中国和世界下一百年的故事开始了,她想以慈善和教育的方式参加。

来源:亚洲公益报

标题:【快讯】李一诺:做慈善和教育常常让我灰头土脸,但比做“女神”更真实

地址:http://www.yingzifz.com/gyxw/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