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38字,读完约6分钟

日前,有媒体在网上报道,随着夏天高温的到来,无锡太湖泛滥了大量淡黄色蓝藻,扩展到湖面十几公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淡黄色蓝藻是怎么形成的? 除了与高温有关之外,还与水中的环境污染有关吗? 太湖的管理难度到底在哪里,现在的管理中使用了那些技术,能全面宣传吗? 无锡还会采取那些比较有效的措施,确保安全度的夏天吗? 为此,科技日报记者访问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公益行】一到夏季就暴发 蓝藻竟成太湖“标配”?

太湖水体多年来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据无锡市水利局报道,媒体在网上报道的蓝藻泛滥现象确实存在。 但是,照片中显示的隔着堤坝碧波荡漾的湖面,不是湖,而是堤内的专业企业管理的池塘。 因此,图像无法证明实质性问题,不具有代表性。 但是,今年是前几天的炎热,确实发生了局部蓝绿藻。 现在无锡已经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全力以赴安全度过夏天。

【公益行】一到夏季就暴发 蓝藻竟成太湖“标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和湖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邓建才认为,蓝藻是原核生物,又称蓝绿藻细菌,在地球上存在33亿年,是全藻类生物中最简单、最原始的物种,是地球上最早出现、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光合自养

蓝绿藻是指在适当的外在条件下,蓝绿藻、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特征种群,大量繁殖后,在短时间内从水中浮出水面,或在风的作用下局部大量凝聚,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现象。

蓝藻生长时间短,整个生命周期分为生长时间、高峰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 由于蓝藻生长时间内光合细胞增殖,水柱体藻类总量迅速增加蓝藻密度达到最大,出现气囊和胶鞘,在适当的气象、水文条件下上浮,水面呈现鲜艳的绿色。 衰退期蓝藻开始腐败分解,蓝藻在衰退5天后变成黄绿色,衰退22天后变成淡黄色,衰退50天后变成白色。

【公益行】一到夏季就暴发 蓝藻竟成太湖“标配”?

太湖突然出现的蓝绿藻的暴发不是藻类在短时间内连续快速生长引起的,而是已经存在、分散在水体中的藻类上浮、凝聚、移动到水面、人们可见的过程。 太湖无锡水域中淡黄色蓝藻聚集在水面,表明漂浮的蓝藻中已经有大量开始衰退的蓝藻残体,需要立即捞取,减少水体的耗氧量和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 邓建才说。

【公益行】一到夏季就暴发 蓝藻竟成太湖“标配”?

邓建才表示,太湖蓝藻不仅高温,而且与水中环境污染有密切关系。 蓝绿藻的形成通常是由藻类自身的生理优势和温度、光照、营养物、其他生物等多种环境因素引起的。 太湖蓝藻浓度与水体污染物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空间上有差异。

【公益行】一到夏季就暴发 蓝藻竟成太湖“标配”?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制药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李姚红博士认为,太湖沿岸工农业生产非常发达,由于多年经济快速发展产生的污染的附加积累,太湖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太湖水体常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每年为什么无锡水域突然发生

进入每年5月以后,对无锡来说,是一年一度的高考。 那么,为什么太湖蓝藻会在无锡水域集中暴发呢?

无锡市水利局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因为蓝藻层在风力作用下向下风凝聚。 无锡位于太湖北部,夏天太湖东南风盛行,无锡处于下风向,整个太湖生长的蓝藻被吹到太湖无锡水域,无锡湖岸线曲折,有贡湖湾、梅梁湖、庐山湖等多个湖湾。 这些湖湾的多样地形使蓝藻容易出入,无锡也成为太湖蓝藻暴发的重灾区和主要战场。

【公益行】一到夏季就暴发 蓝藻竟成太湖“标配”?

2007年,无锡发生的供水危机是南泉水厂取水口范围内发生湖泛所致。 湖泛是指湖泊富营养化水体在藻类大量产生、积累和死亡后,遇到适当的水文、气象条件,底泥中的有机物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发生生化反应,释放硫化物和甲烷等气体,形成带有褐色黑色恶臭的污水团。

【公益行】一到夏季就暴发 蓝藻竟成太湖“标配”?

邓建才告诉记者,梅梁湾蓝藻的生长不仅有磷限制,而且有明显的氮限制。 太湖西部河口区、鞍山湾和贡湖湾藻类的生长主要受磷限制。 东太湖蓝藻的生长不受氮磷浓度的控制。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和氮磷浓度的上升,东太湖藻类增殖不明显,梅梁湾和西部河口区域水体中蓝藻的生长速度明显增大。 因为这种藻类的水华在这两个区域更严重。 目前蓝藻管理的第一点还是应该加强对氮磷负荷的控制。

【公益行】一到夏季就暴发 蓝藻竟成太湖“标配”?

据无锡市政府有关部门透露,从2007年开始,无锡将蓝藻打捞作为管理太湖最直接、最环保、非常有效的手段,以兼顾安全和效率为目标,沿着太湖蓝藻容易聚集的地区建立固定打捞点和打捞平台 今年,无锡设置了81个固定打捞点。

【公益行】一到夏季就暴发 蓝藻竟成太湖“标配”?

单一的技术很难管理

2007年太湖无锡水危机后,在国家水体污染管理重大专业和省、市各级地方政府太湖管理专业的共同努力下,太湖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太湖地区开始了成功的示范工程

【公益行】一到夏季就暴发 蓝藻竟成太湖“标配”?

记者知道,从网上看到的每隔两张堤坝的不同照片是因为两种水体中的藻类浓度差异很大。 试验区水面呈蓝色,显示叶绿素a浓度更小。 其蓝藻管理利用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的综合技术手段,形成以水生植被为第一生产者的草型生态系统,很好地抑制藻类,水体具有很高的透明性。

【公益行】一到夏季就暴发 蓝藻竟成太湖“标配”?

目前管理技术全面宣传的瓶颈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价格,另一个是大型浅水湖的自然特征和服务功能。 东太湖岸线曲折,湖湾多,为沉水植被发育和生态调控技术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西太湖岸线笔直,岸堤多用水泥驳岸,湖面宽,强风波因湖底侵蚀和波生流导致湖岸基底挖掘严重,大大增加了湖岸湿地和湖体生态重建的难度。 邓建才说。

【公益行】一到夏季就暴发 蓝藻竟成太湖“标配”?

邓建才建议,太湖位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长三角地区,改善湖体水质不仅对抑制内源性排放很重要,对流域污染管理也很重要,进一步减少从源头到湖的污染负荷。 并且,为了从根本上处理蓝藻暴发问题,必须确立藻先治水的理念,严格控制污染物进入湖中,进入湖河口设置生态缓冲区。 并定期清除淤泥,减少内源性污染,逐渐恢复自然净化能力,减少蓝藻的产生。 (记者过了国忠通讯员江庆华吴益民)

【公益行】一到夏季就暴发 蓝藻竟成太湖“标配”?

:陈慧媚审査编:xkj

来源:亚洲公益报

标题:【公益行】一到夏季就暴发 蓝藻竟成太湖“标配”?

地址:http://www.yingzifz.com/gyxw/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