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96字,读完约6分钟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名人的影响,博物馆除了展示物品外,还尝试了论坛和讲座的活动,在主办者看来,这样的活动可以丰富博物馆的复印件,聚集人气。 “我们邀请了商界、金融界、文化界的名人,举办了近20期的《大师讲坛》和《大师讲话》的活动,每次参加时参加者都挤满了活动大厅。 ”刘副馆长说。 最大限度发挥名人效果的扩张活动之一是王威等人在北京设立的“金融博物馆书院”。

【快讯】中国首座NGO金融博物馆:用公益形式重塑财富观(2)

房地产巨头加微博名人任志强成为“金融博物馆书院”中王威的合作伙伴,两人一拍即合,任志强担任书院理事会主席,担任第一期书院活动的嘉宾。

据书院相关人士介绍,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的设立来源于设置在金融博物馆内的书店,店内展示的多是与金融相关的优秀书籍。 在“随着博物馆和书店受到更多书友的关注,大家的视线也在关注书背后的读书人”任志强的建议下,年7月,王威等人将书店和书友的交流从微博空间变成了现实的公共平台,成为了“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

【快讯】中国首座NGO金融博物馆:用公益形式重塑财富观(2)

平台成立后,书院定期举办读书会、品书沙龙、书友招待会等活动,邀请的嘉宾不收取任何费用,听众也免费报名参加。 据参加者介绍,能容纳500人的读书会现场,每次场景都在爆炸。 有人在微博上评论说:“对我们来说,这是和名人面对面的难得机会。”

【快讯】中国首座NGO金融博物馆:用公益形式重塑财富观(2)

同样作为王威的老朋友,著名作家许知远应邀参加书院的阅读指导,去年12月与陈志武一起组织了第8届读书会,讨论了金融和人生。 “那时现场来了五六百人,气氛很热烈。 」。 许知远回忆起来了。 中国社会现在普遍缺乏类似的公共讨论平台,特别是关于金融的公共讨论气氛还不成熟,因此读书会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白。 “其实文化和公益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体的,是为了使社会价值观更多样化和健全而服务的。 无论是金融博物馆还是书院,它们的存在都为加深对金融和文化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 许知远补充说:“包括我自己做的书店,是为了重建社会价值观,被认为是公益范畴的一个行动。”

【快讯】中国首座NGO金融博物馆:用公益形式重塑财富观(2)

金融公益与商业边界

作为以中国金融博物馆为中心开展的一系列公益项目,书院、大师讲坛等活动的举办,是金融博物馆这一金融教育主体在中国普及金融理念的比较有效的手段,它们逐渐形成网络,从不同层次上实现公益目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味地赞扬这个公益互联网,人们对它可能出现的轨道偏差抱有疑问。 “书院活动的商业气氛还有点浓”许知远对记者说。 "许多商界人物的参与,使一些领域的活动看起来像商业追星的电影剧,但长期局限于这样的模式形成小圈子,不利于书院正面价值观的体现. "

【快讯】中国首座NGO金融博物馆:用公益形式重塑财富观(2)

商业和公益两种感觉的冲突也是白丽华等人担心的问题之一。 随着金融博物馆的影响越来越大,天津的大中学陆续组织学生参观,接受了财商教育。 “在这里学习世界金融知识,听说明,比在学校读一周的教科书更有用”一位参观者对记者说。 许多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定期组织员工来,把博物馆作为固定的训练基地。 另外,很多公司也在寻找房子寻求合作,作为博物馆的赞助商想出钱。 对于这些商业指控,王威和白丽华等人表示谨慎。 “我们也想寻找一条可以维持和扩大快速发展的商业道路,但在不能太权衡商业和公益的关系之前,我们不希望给这种公益行为带来很多商业气息。 》白丽华说:“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模式。 ”。

【快讯】中国首座NGO金融博物馆:用公益形式重塑财富观(2)

没有明显商业色彩的活动的举办现在白丽华等人可以接受。 例如,以便宜的价格在博物馆内为志愿者策划婚礼,在保证价格消费的基础上经营博物馆内的咖啡店、书店、纪念品店等,为参观者提供休息场所,满足游客学习和购买纪念品的诉求。 “这些公共相关活动的举办也具有公益意义,也是改变人们财富观的手段。 」。 白丽华解释说:“如果社会反响好的话,我们也会继续同样的探索。”

【快讯】中国首座NGO金融博物馆:用公益形式重塑财富观(2)

金融博物馆的成功落户,也给天津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好处。 随着金融教育在当地的普及,天津市金融产业的迅速发展得到了更广泛的赞同,吸引外资的机会也大幅度增加。 因此,这种“民间公助”的博物馆模式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政府的支持。 中国金融博物馆后,王威等人与苏州市政府、上海市政府共同建设了中国基金博物馆、上海合并博物馆。 而且北京博物馆也计划于今年6月完成建设,届时基于博物馆形式的金融教育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快讯】中国首座NGO金融博物馆:用公益形式重塑财富观(2)

“知识公益是最大的公益。 》致力于北京国际金融博物馆建设的白丽华认为,社会需要通过越来越多的金融和公益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改变人们的财富观,形成人们对博物馆这个非营利组织的支持气氛。

链接:

世界各地的金融博物馆

美国金融博物馆

美国金融博物馆位于美国第一位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于1784年设立的美国银行遗迹,博物馆所在地本身就是美国金融史的一部分。 但是,整修、转移新场所的美国金融博物馆想给人们看的不仅仅是历史建筑。 它成为既具备娱乐性又具备知识性的互动展览中心,让公众探索金融世界的奥秘。 博物馆馆长谢乐仁说,希望能在给人们启发的同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他们个人的金融决定中。

【快讯】中国首座NGO金融博物馆:用公益形式重塑财富观(2)

日本货币博物馆

日本银行是日本的中央银行。 为了庆祝1982年建行100周年,日本银行建设了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于1985年正式开业。 这个博物馆隶属于日本银行的货币经济研究所。 博物馆收藏着本国和外国的硬币和纸币,其核心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得到的大量有名的硬币学家田中启文。 之后,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的收藏变得丰富起来,成为日本最大的货币收藏地之一。

【快讯】中国首座NGO金融博物馆:用公益形式重塑财富观(2)

英格兰银行博物馆。

作为国家金融系统的卫士,英国银行成立于1694年,当时的政府为了应对与法国的战争需要筹集大量现金。 1734年移到现在的位置,由索恩爵士立修复。 博物馆通过各种交互技术介绍了银行和纸币的历史,但听起来并不无聊。

来源:亚洲公益报

标题:【快讯】中国首座NGO金融博物馆:用公益形式重塑财富观(2)

地址:http://www.yingzifz.com/gyxw/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