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07字,读完约6分钟
孟小然(化名) 5岁时来到郑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一个人四五年了,一直找不到家。 最近,夫妇想收养孩子,几乎没有在外面流浪过的孟小然,终于有了新的家庭。
但是,并不是所有流浪的孩子都能像孟小然一样幸运。 他们离家流浪,被救助了,但依然找不到归宿。
村干部对孩子的处境一无所知
2002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明链教授开始参与郑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工作。
在他的印象中,父亲失踪了,母亲走得很远流浪的孩子在郑州被救助了。 之后,孩子被送回次子身边抚养。
不久,对流浪儿童进行家庭访问的张明链来到了男孩的故乡河南省新市镇的偏僻山村。 一进门,眼前的情景震惊了张明链——开洞的屋顶漏雨,院子里杂草丛生,连插足的地方都没有。
对于张明链的问题,男孩二伯说:“我自己还有几个孩子呢。 ”。 旁边村委会的员工看起来和张明锁一样吃惊——他们不知道男孩的情况。
这让张明链伤透了心。 近十年来,国家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力度非常大,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一百多家救助中心。 这些救助中心房间多,场所广,设施也齐全,但政策的温暖真的没有到达孩子那里——最底层的问题没有得到处理,流浪儿童的救助只流于表象。 每年,救助中心都会统计“你救了多少流浪的孩子”的美丽数据,但真正处理流浪的孩子实际上并不难。
张明链还观察到,近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水平的提高,流浪儿童的数量也在减少。 以郑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为例,2005年、2006年,每年被救助的流浪儿童数量达到了30~40人,但现在只有10几个。
郑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员工表示,流浪儿童数量的减少与独生子女制度有关。 以前孩子很多,从家里出去没有“没什么”,但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 而且父母在附近打工的人很多,马上来接孩子。
现有的救助模式为什么很难治愈
知道“进去就意味着被送回家”的流浪者拒绝进入救助中心,他们宁可流浪,也不愿回家。 因为流浪儿童问题的根源大多在家庭和学校。 家庭不和、成绩不好、学校里的歧视等,有可能导致孩子流浪。
因此,张明链认为现有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模式实际上不能真正处理问题。 现在很多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只能提供短期的、暂时的救助。 家庭矛盾等成为孩子流浪的根本原因,流浪孩子已经发生的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处理,流浪孩子多次流浪的可能性很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张明链的大力推进下,郑州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以流浪儿童救助模式进行了“升级”。 除了设立类家庭外,还与当地社区合作,把流浪的孩子送到社区学校在附近入学。
虽然构想很美,但是实施起来很困难。 这些流浪的孩子刚入学不久,父母的投诉就不断,他们拒绝了这些“有坏毛病”流浪的孩子进入了普通学校。
我不能入学。 你必须让大学生志愿者来救助中心给孩子上课。 到每周五为止,志愿者们根据孩子的年龄进行比较小学、中学的基础知识指导。 年长的流浪儿在救助中心学习职业技能。 比如,和汽车师傅学开车,开始在厨房学做饭……但是,这些“非正规教育”不能得到教育部门的赞同。
张明链曾经遇到过多次流浪的孩子。 孩子从洛阳钢厂来,被送回家的时候,父亲只是说了一句“快出去”。
母亲下落不明,父亲也不想管理孩子,所以张明链和救助中心的员工又找到了男孩的其他亲戚,得到的回答也拒绝了。
最后,男孩还不能回家,但民政部门不希望把孩子送回救助中心。 他们的理由是孩子的亲生父亲还在,不能剥夺监护权。 “但是,如果我们转过身来,这孩子又要流浪了”。 男孩已经11岁了,长期流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张明链说:“家人不问他,政府不问他,等他的可能只有犯罪。 这些不能接受规范教育的孩子通常没有法律意识,对他来说杀人也可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张明链举了一个例子。 “就像推石头上山,我们拯救这些流浪的孩子们就是把石头推上山,但推上山顶,我们的相关部门就不听了。 风吹草动,石头容易再次落到山底”。 例如,在流浪儿童数量较多的新疆,由于救助中心救助不好,多个流浪儿童再次流浪,最后被当地清真寺收养。
张明链希望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能建立更完整的救助模式,不仅需要收养,还需要教育。 “救助中心的工作不仅仅是送回家,接受规范健康的教育对这些流浪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困境中的孩子要统一管理。
另一方面,张明链认为,如果流浪儿童的数量减少,各地的救助中心将腾出大量的房间和人员等空闲资源。 对此,囚犯的未成年儿童、失学儿童等社会上需要救助的困境的孩子还很多。
张明片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全国囚犯达60万人,其中大多是中、青年,其孩子以未成年人居多。 可悲的是,很多囚犯的未成年孩子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目前,除河北省石家庄少保中心外,救助囚犯未成年儿童的机构寥寥无几,而且大多是国际组织和民间组织,如日光村、朝俄国际爱童院等。
张明链认为这是非常“讽刺”的。 “这应该是政府的责任、社会的协同处理的问题,但现在是社会的责任、政府的协同处理。 」。 他知道政府有关部门也给予了民间组织相应的支持,但这还不足以让张明锁认可,他说:“只是偶尔来看看,这样的救助该怎么办?”
张明链建议收集流浪儿童、囚犯未成年儿童、留守儿童等困境儿童,由民政部门统一管理,提供养育、教育、职业教育训练的救助模式。 “不能碎片化地管理这些困境中的孩子们。 你管理这个,我管理那个,浪费资源,容易重复投资”。
在张明链的构想中,有困难的孩子的“负面标签”应该被去除,管理机构应该统一改名为“孩子保护中心”。 除民政部门外,张明链还“点名”提到共青团,希望团组织在社会一级更广泛地为困境儿童奔走呼吁,寻求越来越多的支持和援助。
来源:亚洲公益报
标题:【快讯】现有流浪儿童救助模式治标不治本
地址:http://www.yingzifz.com/gyxw/9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