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697字,读完约14分钟
“我叫陈淑香。 有一个孩子和一个女人。 他们在大连工厂工作。 丈夫在外面打工。 我一个人在家种田,做家务。 我家盖了一所新房子,为此欠了两万元外债,我赶紧还别人的钱,看别人种蘑菇赚钱,盖小屋种点。 ”。 陈淑香是辽宁同江岭的普通农民,是中国广大的农村,像陈淑香一样有小额贷款诉讼的人数是一百万。
“因为有人说‘中和农信’会帮助我,所以我试着给信用打了电话,信用接了电话来到家里,了解了我的情况,详细说明了贷款的规则。 我应信用员的要求,又找了几户和我一样的人组成小组,各信任8000元。 ”。 陈淑香说,她种的蘑菇卖了12,000元,自己赚了大棚,她很高兴。
陈淑香是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企业(以下简称中和农信)各县级操作机构的典型客户年龄在20岁到65岁之间的农村女性,不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有招聘计划,同时有偿还能力。 贷款的步骤非常简单。 不需要抵押。 组成4~5户联保、联保队互相保证。 最初的借款每户可以申请8000元的项目资金,通过验证、审查,一周内可以拿到贷款。
借款的第三个月开始偿还,加上利息分10次偿还。 每次还款在规定期限内全额偿还的情况下,中心可以批准将其提升为二级顾客,贷款额可以上升到12,000元,现在这个标准又上升到16,000元。
“除了联保之外,我们为了土地的原因,开了贷。 在北方地区第一是联合保证,南方都是贷款。 因为南北方农村的经济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 ”。 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企业品牌总监王静艳说。
基金会的信用扶贫
中和农信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扶贫基金会)于2008年成立的小额信贷企业,其前身是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部。
扶贫基金的小额贷款始于1996年。 那一年,在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扶贫基金开始实施小额信贷扶贫试验项目,成立了扶贫基金小额信贷部。 2005年,扶贫基金提出了从项目型小额信贷机构向机构型小额信贷转换的战术部署,在国内首次设立直属分公司开展信用业务,同年引进了国际化的小额信贷专业管理软件。 2008年11月18日,扶贫基金将小额贷款项目部转变为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企业。 设立内审部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扶贫基金战术转变有重要的政策背景。 2005、2006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了探索建立更接近农民和农村需求的自然人或公司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处理微小公司和农民贷款难等问题。 2008年5月4日,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发表了《关于试行小额信贷企业的指导意见》,对小额信贷组织的事业开展提出了更具体的指导意见。
“目前,中和农信是全国最大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可以迅速发展到今天,转制是最重要的一步。 其他机构的小额贷款项目为什么没有迅速发展,是因为各自都是政治,没有统一的管理,然后混乱,散乱了。 ”。 王静艳说:“我们现在的业务规模在全国占80%以上。”
年10月17日,国际扶贫日,中国扶贫基金与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北京分行签订了高达10亿元的小额贷款扶贫试验合作协议,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了签约仪式。
“就像在银行开了张信用卡。 你的信用额度是10亿。 有了这个限额,你随时可以从银行取钱。 不用担心资金不足。 」。 王静艳解释说。 国开行是国内第一家与中和农信合作的银行,至今国开行累计向中和农信发行了9次贷款,贷款金额为3.1亿元。
作为非营利组织,扶贫基金无法储蓄,除了接受捐款外,来自银行的融资是运营项目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小额贷款项目与其他公益项目不同,捐款没有魅力,最初的本金除了来自基金会以外,几乎没有没收高额的捐款。 在这10亿合同没有签订之前,7亿本金大部分是来自商业银行的融资。 」。 王静艳表示,国开行的贷款利率相当于基准利率,根据中和农信每次申请的资金量、期限长度进行利率调整,但变动不大。
截至去年12月31日,中和农信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全国14个省、63个县、1161个乡镇、17,273个行政村,受益人数达到2678万多人。 除了帮助农民消除贫困外,当地招募融资人员的方法为830名员工提供了员工机会。 仅仅一年就发行了13亿5500万元的贷款。
“总额看起来很高,但实际利润很少,利润也将再用于发行贷款。 」。 王静艳告诉记者,年中和农信的净利润为2023万元。 年只有863万元,由于事业规模的扩大,新设立了十几个分公司,前期进行了很多投资,也有可能出现赤字。
从银行贷款,企业化运营,扶贫基金的小额贷款模式越来越成熟。 与扶贫基金不同,中国妇女快速发展基金的小额贷款项目主要由设立的专业基金完成。 例如,母亲的小额循环项目通过公司冠名等方法设立专门基金,向农村贫困妇女进行小额贷款。 现在,母亲的小额循环项目资金周转投入。
小额贷款的起源
国际上,小额信贷模式始于1960年代。 当时,有点迅速发展的中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试图为穷人提供信用服务。 迅速发展到八九十年代,为消除农村贫困发展成了小额开金模式。 其中,1995年扶贫协商小组的成立标志着小额信贷开始被主流快速发展组织所接受,该小组由世界银行发起,经过许多资助者的努力而成立。 现在世界上的小额贷款根据服务目的可以分为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两个流派。
我国的小额贷款故事始于1990年代。 那时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模式席卷世界,在政府部门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在中国蓬勃发展。 据悉,公益性小额贷款机构数量最多时,复盖了全国80%以上的省、市、自治区,受益人口达到了3000万人。
王静艳对记者说,当时中国小额贷款的起源分为三个流派,最初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快速发展研究所于1994年在河北易县创立了第一个小额贷款项目,被称为扶贫经济合作社,之后在河南等地也设立了分公司 另一个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的援华项目,这些项目转向了扶贫公司。 扶贫基金。 项目始于1996年世界银行秦巴山区的扶贫项目。 “现在多次小额贷款的机构是从这三个流派进化而来的。 ”。 王静艳说。
当时,很多项目资金是国际机构的捐款和政府的资金,由于专业执行团队的运营不足,公益性的小额信贷机构长期不繁荣,由于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等诸多因素,每天的倾向很淡
“当时的运营方法都是项目制,把钱交给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该怎么办,没有任何制约,反正是捐款,项目期限结束后,很多钱变黄了,无法管理了。 另一方面,一点运营相对成熟,包括仪征县乡村快速发展协会、西乡县女性快速发展协会,这些都是自己独立的。 ”。 王静艳说。
协会模式
杨晓艳是陕西省西乡县沙河镇星火村的农村女性,她丈夫左手残疾,不能在地里活动,女儿还没有成年,家里的农活她一个人处理,生活非常困难。 “因为想进城打工,不能扔在家里,所以想向某人借钱做点什么,也不想借,大家都很穷。”
2007年,她借给西乡县女性快速发展协会1000元,买了木耳栽培用的菌种和小牛。 第二年,我通过卖木耳还贷款,收入1500元。 2008年,为了扩大木耳的种植规模,养羊,她又贷了3000元。 2009年,她还清了上一笔贷款后,继续借了4000元,养了一只鹅,在两亩多的荒坡上种了桑树。 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杨晓艳买了农业三轮车、摩托车和电动车。 送货方便了进城。 也能开车兜风。 杨晓艳笑。
西乡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以东,全县丘陵和山地面积占90%以上,是国家级贫困县。 西乡县妇女快速发展协会于2005年10月8日成立,在县民政局注册。 具有“帮助陕西贫困女性消除贫困、富裕、自立自强”的基本,西乡县女性快速发展协会的目标顾客仅限于60岁以下的贫困女性。
协会秘书长秦秀平向记者表示,协会优先为下岗、失业、失地和城市工作的女性提供服务,贷款额因地区和年限而异。 第一次贷款的农村女性最高4000元,城市女性最高1万元,靠谱的女性每年可以增加1000 2000元,但农村女性最高不能超过1万元,城市女性最高不能超过2万元。 “靠谱的是勤奋,有钱认真,同时按时还款。 」
实际上,西乡县女性快速发展协会向女性们提供的贷款利率不是第一次贷款的顾客,而是统一执行年利率11.76%。 首次贷款偿还后,协会重新贷款的顾客实行折扣年利率10.8%。 以一万元贷款为例,农户贷款一年最后还款额多一千元以上。 得到女性们的支持取决于方便迅速的优势。
“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的贷款门槛高,申请周期长,同时要求全额偿还。 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贷款需要当地公务员的保证因为小额信贷企业的顾客以企业事业单位居多,没有与农民进行比较,她们不能借钱。 ”。 秦秀平说协会的还款模式非常灵活,农村女性可以用季度等额返还,镇上的女性可以用月等额返还,不需要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钱。 在贷款模型中,完全信用担保不需要固定资产抵押的方法也大幅降低了贷款门槛。
现在西乡县女性快速发展协会有16名员工,业务复盖了9个乡镇的60个行政村。 有趣的是,近8年来,协会的偿还率达到了100%。
年2月,秦秀平在北京参加了中英社会公司快速发展研讨会及社会公司家技能项目颁奖仪式。 西乡县女性快速发展协会获奖-年度社会公司家技能项目增加了社会公司创投奖,获得奖金60万元和长时间专家咨询服务。 面对采购难题的秦秀平们遇到了麻烦。
中国扶贫基金通过银行贷款可以突破资金规模的干扰,但对陕西省西乡县妇女快速发展协会来说,资金仍然是个大问题。
“项目进展顺利,但没有钱,无法帮助越来越多的人”秦秀平说,协会的本金很少,只有200多万人,大部分是项目执行初期国际银行的捐款。
少额融资企业
与上述非营利组织运营的小额信贷项目不同,经济学家茅选择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实现信用扶贫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茅于贺和汤敏在山西临县开始了小额贷款实验。
2008年5月,发表了《关于试行小额贷款企业的指导意见》,至今在全国设立了4000多家小额贷款企业。 2009年6月,茅于贺成立了富平小额贷款有限责任企业,注册了资本金3000万元。 当时,富平是民间创立的唯一小额贷款企业,总部设在村子里,1件贷款额在2万美元以下,也是面向一般农户的小额贷款企业。
经济学家吴敬琏和茅于贺一起去永济市进行调查,吴敬琏发现虽然利率高,但收益率更高的小额贷款帮助创造勤奋勇敢的中国农民奇迹。 小额贷款这种普惠金融惠及中国一半人口的话,中国的面貌会有很大的变化吧。
年5月,成都市大邑县富平小额贷款有限责任企业成立,原始资金来自北京富平创投企业和其他社会投资者,茅于贺开始宣传永济富平模式。 成都市大邑县富平小额贷款有限责任企业副会长张书平表示,成都富平的放贷方式和额度、服务行业与永济富平基本相同,首先为金融支持不足的当地农户、个体经营者及微型公司服务,服务对象为生产经营水平 另外,由于成都属于城乡统一试点市,政策、微金融市场活跃度、服务对象呼吁多样性,成都富平小贷风险防范机制、产品多样性和限额等与永济富平会不同。
张书平表示,从去年5月成立到去年12月末,成都富平业务覆盖整个大邑,共发放贷款2416万,服务农户988户。
茅轼在一个论坛上回答《公益时报》记者的问题时,像永济富平这样的小额贷款企业用市场化的手段实现了扶贫和公司利润的双赢,年利率比较高,达到21%,但坏账率非常低。 这在基金会和协会运营的小额贷款计划中也很突出。
资金的困难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300多个致力于扶贫的公益性质的小额信贷机构,但由于找不到良性的资金运营方法,这些机构面临着经营和增长的困境。
根据《关于试行小额贷款企业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向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和来自两个以下银领域金融机构的融合资金。 但是,资金馀额不能超过资本净额的50%。
为了突破资金问题,p2p (个人对个人)小额信贷平台应运而生。 “宜农贷”和“我上网”都是这样的平台。 宜信企业2009年推出宜农信用平台,仁爱贷款人可以直接一对一将富余资金借给任何贫困地区需要贷款资金支持的农村借款人,每笔1,2009元至数千元。 出借人的利益占贷款总额的2%; 平台的收益是贷款总额的1%。
由两个25岁的美国女孩创办的小额贷款机构“我要开网”呼吁美国人捐赠自己的闲钱,为每天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的中国贫困人口提供贷款。 自2008年创立以来,这个网站为200多个中国穷人募集了近10万美元的资金。
但4年后,去年5月,“我要上网”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魏可欣宣布“我要上网”将关闭。 商务部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扶贫无处不在,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认为“我开网”解散源于筹资困难。
包括筹资在内的小额信贷还有一些瓶颈。 被称为“中国小额贷款之父”的中国小额贷款联盟理事长杜晓山介绍了小额贷款面临的困境。 首先,小额贷款还没有适当的法律身份。 第二,缺乏制度性融资渠道第三,公益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的自我能力建设亟待提高。
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总银行工作的徐忠,“格莱明银行模式”也于1993年引入中国,从那以后,成为了中国许多小额贷款机构学习的模板,但没能取得同样成功的是,有很长的“问题列表” 因为没有合法地位,贷款利率低,没有资金来源,管理水平低,地方政府介入,没有金融机构的运营规则,金融能力不足。
比较小额信贷现阶段面临的瓶颈问题,杜晓山在政策层面上,管理机构与公益性小额信贷相比较提出了综合的管理指导意见,建议没有把小额信贷引入正规的程序化道路。 在资金水平上,公益性小额信贷面临着比商业信用更大的运营风险,对于这种社会责任性强的公益性小额信贷,政府可以提供批发基金,对运行机制优秀、运营过程平稳的企业
(本报记者王会贤对本文也有贡献)
链接
小额贷款通常是该国人均gdp的1至3倍以内的金额贷款。 这个概念现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成为了涵盖存款、贷款、汇率、保险、住宅金融、小额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的小额金融。 在我国,由于法律限制,贷款不能吸藏,因此现在存在的小额金融机构只有小额信贷类组织。
来源:亚洲公益报
标题:【快讯】小额信贷扶贫的中国路径
地址:http://www.yingzifz.com/gyxw/8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