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40字,读完约8分钟

个人决策要做好多次,帮助越来越多的人。

两个人把需要帮助的孩子的照片上传到推特上。

人物绍介

阿韬:(微博名@全球公益旅行者)出生于1985年,来自湖北。 2009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杭州工作,自己创业,在企业工作。 年9月辞职后,开始了拼车和徒步旅行川藏线。 去了一个多月后,打算去新疆的阿韬担心冬天太冷,开始下楚藏线,所以去了丽江。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浩文:(微博名@浩文h ) 1989年出生,来自珠海,去年10月9日辞职,第二天开始旅行,直接空降昆明,去了丽江、香格里拉。

两个徒步旅行爱好者不约而同地去云南,在丽江撞了头。

浩文在丽江做志愿者时遇到了阿韬。 刚认识的两个人,只是把对方看作是徒步遇到的另一个徒步爱好者。 55天,阿韬和浩文从丽江出发,经由大理、怒江、保山、腾冲、德宏,从临沧返回昆明。 但是,徒步和开车旅行只是为了记录风景,不能满足两个人。 “更有意义”,两人以“没有一分钱的公益旅行”为首,用双脚徒步,然后在鲜为人知的山区,用眼睛发现、记录哪些贫困的学校、学生、人的故事,通过微博、网民等渠道,帮助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这个公益行动,两个人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它,云南是行动的第一站。 作为这个公益活动的榜样,2人将55天的见闻总结成宣传原稿和录像等资料后,3月在高中进行宣传,与专业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合作,要求为贫困地区招募支援志愿者和募集物资等。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除了旅行的风景还有别的意思

其实关于公益,阿韬和浩文都是门外汉,从来的工作和公益没有任何关系。 阿韬和浩文一开始也没有擦火花,在丽江做志愿者的时间好像有停止阿韬的时间。

走过来,阿韬在很多陌生人的帮助下,有人愿意免费乘坐阿韬,也有人为他提供食物。 这些帮助一直在路上,好像找不到合适的感谢方法。 回想一下徒步旅行中的各种事情。 不太被观察的学校和村庄,冬天不穿鞋的孩子,过了半辈子也没有机会看到外面世界的村民,还有什么痛苦的支教老师。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我想以一种形式记录这些,设法为他们寻求帮助”。 于是,“一分钱也没有公益旅行”的想法在阿韬心中形成了。 这样的行动一方面不会弄错自己的徒步计划,另一方面也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使旅行更有意义。 阿韬将这一行动定义为“感谢回馈社会、帮助我的人的形式”。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第一个网站五天后到达

一个人旅行似乎有点寂寞,更何况要正式开始“公益计划”,需要伙伴。 于是,阿韬认识了想法不久,就告诉了同样有步行经验的浩文。 这个90后的少年同意听阿韬的想法参加,为了让这个队伍越来越强大,在开始的时候,阿韬招募了浩文和几个志愿者同行。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年11月27日,“公益旅行一分钱也没有”从大理开始。 因为是乘车和步行去的,所以到去年11月30日下午5点左右,阿韬和浩文从中国山麓徒步穿越华丛山,花了2.5个小时。 那天晚上19点30分终于去了“一分钱没有公益旅行”的最初预定目标“天保小学”。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年11月30日,关于华龙村和天保小学的情况,在阿韬的微博上提出:距离沙溪古镇华龙村七队、沙溪古镇15公里,步行需要3.5小时的山路。 天保小学,一共19名学生,3所房子,1名彝族老师,21岁的年轻群体。 因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孩子家贫困,学校设施简陋,学生课余活动少,书文具在外面捐赠。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天保小学唯一的老师,马立伟,90后,多个90后还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时,他一个人承担了学校19个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已经一年充裕,每月只有530元的工资收入。 命令说:“为什么没有离开过? ”。 他说,孩子们需要我。 这种案例只是阿韬和浩文行动中的一个网站。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55天内记录了18宗个案

来自珠海的浩文以前对贫困的认识可能多基于媒体报道,但自己真的徒步去“色德小学”的时候,他很震惊。

12月,正好冬天,阿韬和浩文来到匹河山区的色德小学时,清晨刚破晓时,孩子们去山顶的学校上课。 早上很冷,但很多孩子都穿着拖鞋。 有些孩子没有穿鞋。 学校的窗户破了,有些孩子受不了寒风。 眼前的情景,对浩文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浩文说:“在那一瞬间,我结束了这件事,巩固了我能做到的自信。”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年11月27日正式开始的“没有公益旅行一分钱”,因为学校放假,所以不得不在第55天提前结束。 这55天,阿韬和浩文行走的地方有丽江、大理、怒江、保山、腾讯、德宏、临沧等。 在某个地方,两个人忙着听的不是哪里有好吃的有趣的东西,而是“哪里最穷”,听的是当地人。 因为他们相信“哪里最穷,哪里去”,因为当地人最了解当地的情况。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因为选择了步行的方法,至少要一两个小时,多要五六个小时的步行,对两个人来说早就习惯了,中途能坐车就步行,不能坐车就步行,需要住宿,为村民打工交换了。

55天内,飞奔到了明光乡自治村的营盘小学、猪坝小学。 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色德小学、贡山丙中洛中心小学、阿达小学、匹河乡上棉谷小学德宏州梁河县勲养镇邦木小学。 六库障碍励志鞋哥,不用政府补助金,用双手擦鞋维持生活何学明最美的乡村教师,65岁,主张即使退休也继续回学校代课的邦木小学老师朱开恩……这些是两人沿途记录的贫困学校,支教的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两个人走一群人的力量

利用微博的途径,可以传递越来越多的消息,在到处了解当地的现实状况后,阿韬和浩文可以通过自己的微博,以图像文字的形式传播当地的状况、需要的物资。 为了保证报道的真实性,两人中途不接受任何捐赠或捐赠,在各微博新闻后附上当地学校老师的联系方法,使有意合作的人可以与当事人直接联系。 两个人一起来了,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微博新闻发布后,很多学校表示希望得到热心人的帮助,捐赠衣服和文具等物资。 另外,有些学校成功地领取了物资。 老师很感谢给阿韬和浩文发邮件。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除此之外,两个人的一次感动了大部分人。 因为提倡一分钱也没有,吃饭和住宿换取兼职,热心的人为两个人赞助鞋子和中途所需的装备。 容易收集各地的详细资料,深圳朋友为两个人购买移动硬盘,还邮寄自己的dv机,全力支持这次公益旅行。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当然,除了声援以外,也有“一分钱也没有,怎么办公益”的疑问声音。 对此,阿韬的回应是: 1、没钱是我选择的旅行方法,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2、公益是旅行途中需要关注、记录和真实传达帮助的人们。 拿钱和饭菜换取劳动,绝对不是浪费的饭菜。 选择穷游方法的驴友也想成为公益。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我打算下个月去高中宣传

因为学校放假了,“没有一分钱的公益旅行”云南站的活动暂时停止了。 坐车来昆明后,两人开始整理沿途收集的新闻,制作推广短片,整理复印件和照片资料,制定了后方的完整工作和未来计划。

第一步是,2人计划于3月在昆明的8-10所高中进行宣传,在介绍访问各地的所见之后,招募高中志愿者去贫困的山区加油、慰问,向当地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向孩子们

第二步是与专业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大规模的社会公益募捐活动,募捐的捐款、物资与迄今为止进行了55天的贫困山区学校和关注的人和事件成比例地分配。

第三步是整个计划的持续展开。 两人“一分钱没有公益旅行”的活动在全国旅行2年,以云南省为第一站也是榜样,希望如果成功,将来的事业能沿着这个展开。

想起被遗忘的角落

活动的名义是“一分钱也没有”,但并不意味着徒步花不了一分钱。 以阿韬和浩文为例,两人出发时没有钱,但在之后的步行中,80%的时间不需要花钱,但是在需要吃饭和住宿等钱的地方,为了换取劳动,或者做点兼职,做点费用。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提出这个概念,因为阿韬认为很多人做公益的人和普通人不同,是需要金钱、时间和精力的事件。 但是,阿韬认为“做公益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只要有心就可以,从身边开始”。 自己只要做好几次想做的事,就会有抵抗,但人会活一辈子,需要好几次自己的想法。 途中,更多的网民开始关注两人的微博和行程,在过程中,接受了一点媒体的采访进行了报道。 从最初的“不想接触媒体”,到现在为止积极联系媒体,阿韬说希望有人关注或者被遗忘的角落,但这些被遗忘的角落正好是自己和浩文做的,记录在案。 这样才能向他们提供帮助,处理应该处理的问题,它的意义也很充分。

【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很多背包和私家车旅行的旅行爱好者的旅行,不仅仅是为了某种风景,进行公益旅行可能比纯粹的旅行更有意义。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参加这个行动。 ”阿韬说。

采録:本纸记者张艶萍撮影:本纸记者黄旋回

来源:亚洲公益报

标题:【快讯】两个85后的公益:“不带一分钱旅行”

地址:http://www.yingzifz.com/gyxw/8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