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7字,读完约4分钟

陈一丹是腾讯的第一创始人之一,腾讯公益慈善基金的发起人。 年,腾讯公益基金会启动了“99公益日”活动,给中国网络公益生态带来了新的变化。

陈一丹说,中国网络公益的未来有三大挑战,包括科学技术的应用、信任的构建、文化的沉淀。

文-陈一丹

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慈善公益也一样。 网络公益范围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作用已经出现,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出现也可能成为未来公益的进一步技术升级。

但是,对年轻的中国公益生态来说,大量的ngo/npo,特别是中小型组织还面临着很大的“技术差距”,新科技的融合存在一定的障碍。

一是新闻化程度低。 根据ngo2.0《中国公益组织网络采用和传达能力第五次调查报告》(年),已有90%以上的被调整ngo表示通过微信等网络工具获取公益新闻进行传达,但深入组织内的运营,新闻化 在网上共享文件的约50%,志愿者管理工具的不到40%,管理项目参差不齐的新闻化的基础影响新技术的使用。

【快讯】陈一丹:中国网络公益未来的三大挑战

二是缺乏技术人员。 与很多以前传下来领域类似,慈善公益也贫穷新闻技术人才,同时由贫困商业公司的金融激励手段(奖金、股票等),更难吸引优质的科技人。

根据上述ngo2.0的报告,20%以上的被调整ngo有专职的技术人员,约60%是兼职人员或志愿者,剩下的近20%没有技术人员的支持。 60%以上的被调整非政府组织认为网络专家的不足是制约利用网络公益的第一要因。

因此,对网络公益未来的快速发展,第一个挑战是商业激励和科技储备不足,公益如何能迅速有效地融入新技术?

建立信任

随着中国慈善公益监督管理的开放,更多的ngo/npo建立并迅速发展。 公益参与者的增加丰富了公益生态,使生态更多复杂。 为了迅速发展多而复杂的公益生态健康,合理有效的互信机制尤为重要。

从2009年到9月的10年间,中国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公司单位、基金会)从23.6万人增加到76.7万人,增加了225%。 除了以前流传下来的救援、扶贫、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类公益机构以外,还逐渐成立了文化艺术、社区迅速发展、社会创新等更广泛多样的社会组织。 巨大的生态意味着许多复杂的相互作用。

【快讯】陈一丹:中国网络公益未来的三大挑战

公益生态连接到网络时,网络本身的低阈值、高效的新闻传播能力,给这许多复杂的生态带来了负面消息迅速扩大的风险。 例如,郭美美美事对红十字会公共说服力的巨大冲击、罗尔事向个人网络求助的扩大和酷刑等,显示了科学技术破坏力的一面,而不受合理机制的制约。

【快讯】陈一丹:中国网络公益未来的三大挑战

网络公益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面对越来越多复杂的生态和信息轰炸的负面影响,如何建立互信机制,许多人的相互作用迅速准确地完成,如何建立良性竞争机制,使整个领域更高

文化沉淀

中国的慈善公益自2008年以来发展迅速,特别是网络公益的迅速发展受到世界的关注,但从结构和人均状况来看,中国的民间慈善公益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例如,中国的个人捐赠只有21%,而美国为72%; 中国人均捐款额为每年97元,在世界十大经济体中排名最后,仅占排名第一的美国8094元的约1/90。

【快讯】陈一丹:中国网络公益未来的三大挑战

这些现象表明中国的民间公益水平还很低,深层原因之一是中国还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公益文化,许多人没有形成稳定的公益意识和习性。 根据英国慈善援助基金( caf )的年度调查报告,中国国民的捐赠意愿指数为14%,在世界139个国家中排名第138位,基本见底。

【快讯】陈一丹:中国网络公益未来的三大挑战

与西方宗教形成的悠远公益文化不同,中国的现代公益很少继承本国宗教的要素,但对西方现代公益制度的魅力缺乏以西方基督教为主的宗教基础。 因为这种中国公益文化的形成现在缺乏比较确定的信仰基础。

另外,现代网络的繁荣产生了新的文化类型,以“二维”为代表的各种亚文化成为了网络社会的主流。 这些由各种偶像、话题、兴趣等形成各种互联网的“圈子群”,分别具有独特的有趣、语言、信仰(包括公益)以前的传承领域,真正融入网络,要适应这些新文化的特征,融入

【快讯】陈一丹:中国网络公益未来的三大挑战

公益文化的形成是网络公益面临的第三大挑战。 什么是中国公益文化的根源,如何接近新一代互联网化民众的文化需求,是未来公益需求进行的最高水平的探索。

注:本文摘自书籍《中国网络公益》第十二章

陈一丹、吴朋阳、周子祺、马天骄等著

腾讯研究院、腾讯公益慈善基金共同制作

来源:亚洲公益报

标题:【快讯】陈一丹:中国网络公益未来的三大挑战

地址:http://www.yingzifz.com/gyxw/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