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60字,读完约11分钟
2月20日,在山西运城市的一个村庄,杨思明说自己得了抑郁症18年,连最好的孩子都离他很远。 他自愿提交照片“不要做标记”,“让我直视抑郁症”。
2月22日,石浩一个人在家,和猫在一起。
2月20日,杨思明在家里的蔬菜大棚里收了草帘。
凌晨2点,在零下温度下,杨思明(化名)坐在屋顶上,那个想法再次闪过:跳下来,跳下来。
在患有抑郁症的18年间,这位37岁的农民“想死1万次”。
村子的西南,是高楼林立的运城机场经济开发区,他离开村庄,打工,又生病,又回家,辛苦了18年。
长时间躁狂的石浩(化名)行动缓慢,在第30次相亲的咖啡店,他静静地对前面的女孩说“你-喝-什么-? 像树懒。 一句话就暴露了。 在“分手”中,对方黑了他。
刘颖(化名)在同学面前一直很“开朗”,她编麻花辫,背着肩袋,笑得很开心。
只有晚上她逃不掉。 在北京一所大学的宿舍,真受不了的时候,她张开双手哀求,拥抱了我。 室友吓得后退两步,问她:你病了吗?
生病四年来,她休学两次,出入北医六院就超过了40次。
被抑郁症复盖的患者,在家庭、学校、职场、生活的村庄和社区也竭尽全力摆脱抑郁症,但多次突围后,往往会恢复原状。
他们得了被称为抑郁症的病,有着和其他疾病一样完善的生化过程,最大的优势是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有自杀倾向。 根据公开资料,中国抑郁症患者和抑郁症倾向者达到9000万人,平均15名中国人中有1人患有抑郁症或有抑郁症倾向。
“我想死一万次”
18年,杨思明的愿望破灭了。
中学时代的他,成绩稳定在班上前十,杨思明以为有一天能进城生活,不再像父亲那样上天吃饭了。
从高二开始,他无缘无故地变得沉默,一天说几句话,一只手就能数了。 成绩不断下降。
夜深了,室友打呼噜,杨思明忍不住在上铺上跳下床,上厕所,身体长吁短叹。
这样的日子过去了两年,没有人观察他的痛苦,大家都认为杨思明越来越不爱和人交往了。 高三的时候,班主任拍拍胸脯说:“你学习不好。”
回到村子里,杨思明的状态还没有好转。
“年轻人在村子里扛锄头,能做什么,别人瞧不起你。 ’杨思明想摆脱农民的身份,他去运城打工,做水泥工,搬砖工。
“工作没精力,做不到。 晚上怎么也睡不着,快疯了。 ’结果,他因抑郁症回到了村庄。
医学研究表明,在抑郁症患者中,掌管感情、意志、欲望、感情的相关神经元的活动不平衡。 简单来说,在健康的人的大脑中,帮助我们产生快乐积极的感情的物质是抑郁症患者得不到的。
2005年杨思明在村子里结婚生子,认识了农民的身份。 他试图把自己当作家里的支柱,但有时看病住院,十亩地依然靠61岁的父母。
忧郁的时候,杨思明觉得自己快裂成两半了。 "那种痛苦我说不出来,绝望是想死. "
好几次,他想死,他想在房子后面上吊,总是站在自己的屋顶上,想跳下去,但死亡反而不会成为障碍,拉不了家人。
“真想死一万次”但是上面有父母,下面有孩子,杨思明说自己剩下的话只有一个。
曾经在wechat和他说话的人称他为“尘哥哥”。 这是他给自己取的名字。 "灰尘被风吹落在土里. "
「厄介」
父亲被石浩“折磨”麻木了。
2007年,在湖北襄樊当义务兵的石浩和她分手后不久,他在部队里疯狂地撞上了她。
战友们把他送到医院,他被查出患有躁郁症。
父母从北京赶到湖北军医院照顾石浩。 两周后,妈妈回家不久心脏病突然去世了。
一月,父亲再次去医院看望时,才把这件事通知他。 石浩趴在父亲的腿上哭了,直到现在,他认为自己的病刺激了母亲。
母亲不在了,他和父亲单独相处,回家后,父亲托人把他介绍到电视台当合同工人。 他和父亲谁也没想到,回家并不是苦涩的结束。
一开始很安静,突然那天,即使记着卡也不能等门卫,所以石浩爆炸了,门卫报警,被送往医院,工作也失去了。
出院后,他又找工作,去年9月,他和亲戚一起去医院看病,躁郁症复发,在医院,他弄坏了自己的两部手机,和赶到的警察对峙。
这是生活的常态,一段时间他的病情反复,父亲不得不去派出所和医院接他。
为了抑制躁郁症的反复发作,他服用大量药物抑制躁郁症,药物的副作用使他的肌肉僵硬,行动迟缓,眼球停滞。 由于服药过量,他的症状偏向抑郁症。
房地产商电工的父亲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聊天,也不讨论他抑郁后的心情。
晚上,房子总是水坑,只有电视发出声音。
他认为自己是家里的重担,他怀念过去,怀念从北大附毕业于中国农大的少年,那时他参加了大小数学竞赛,获得了很多奖项。 他怀念学生时代。 智商是144+的时候。
但是在桌子上,他往茶壶里倒水,手抖就不稳定,水把杯子洒了。
"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许多花园对抑郁症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 2月中旬,在北京稳定医院,一位主任医生说。
刘颖的父母离婚了,父亲常年忙于做生意,从小时候开始,她的祖父母就负责照顾起居。
“父亲在物质上没有失去过我,但我不知道他在哪里,暂时想不起来他长什么样。 ”家庭父母角色的缺失,是刘颖在家和在家外面两种姿态。 外面的她叫了朋友,乐观开朗,但一回家就变得沉默寡言,很少说话。
这个出生长大的北京女孩,希望大学时代早点来。
但是,在她就读的有名大学,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太压抑了,简直是高三班的强化版。 」。
很难的课程,实验把她的时间排满了,回宿舍,舍友很少交流,开灯过夜。 她喘不过气来,上课看心理学书,有时会被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
她睡不着,有时彻夜翻阅心理学书和帖子,但在自己的痛苦中找不到答案,有一天晚上请回宿舍的室友拥抱,“你觉得我正常吗? 我有问题吗? 」
这个行动吓到了室友,她们觉得“想得太多了,很异常”。
她想了很多缓解感情的方法,富裕的她去香港、新加坡游学了,但没有好转。
年冬天,大一学期结束后,刘颖强烈要求父亲带他去看医生,在安贞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她买了大量安眠药,想用围巾掐死自己。
刘颖的自杀行为是重度抑郁症的典型反应。 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新进展”提供的数据,10%-15%的抑郁症患者选择自杀。
她父亲慌了,整整四个月,以前见不到人的父亲每天都安排看病的日程,每天排满了队,带她去了北京有精神科的医院。
做心理测试,做中医号脉,做大脑针灸,带刘颖去河北农村给阿姨看手相,让风水师去家里测风水,改变家具布置,重新粉刷墙壁,让认识的大师在黄布上写字,朱砂
除此之外,她一天吃几十粒西药,吃中药。
但是,刘颖的情况好坏,一回到学校就有复发的倾向。
现在她休学两次,前后出入北医六院不到40次。
无法停止的催眠
在被折磨的头五年里,杨思明认为自己神经衰弱,伴有失眠、头痛。
他找了周围十几家诊所开了药,从几十公里外的侯马市背着包里的草药回来了。 看电视上播放的广告,他买健脑片每天吃。
“关于抑郁症,很多人的认知还很浅”北京稳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姜涛介绍说,目前全国有9000多万人患有抑郁症或有抑郁症倾向。 目前,全国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认识率不到20%,即80%的患者误诊或漏诊,现有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3%的人接受相关药物治疗。
直到2003年,快要疯了的他给北京打了专家号码,才知道自己的病被称为抑郁症。
晾在地上的柿子又黑又烂,杨思明的妈妈捡了一点,残汁在手上。
抑郁症,心理疗法,这些话从没去过这一代省城的母亲嘴里说出来,还有别的重量。
即使在今天,说到儿子的病,母亲的回忆也是“必须好好学习”。 关于抑郁症,我只是知道她是一种必须付钱治疗的疾病,和邻居家的老年痴呆症疾病混为一谈。
杨思明的妻子多年不知道丈夫的病,这位农妇结婚后才知道他病了。
她只是想好好生活。 村子建得比任何人的房子都高,她租了13万元和新房子盖了三米高的门。
她觉得盖了新房子,丈夫的病可能会好起来。 结果,房子盖好了,杨思明的病还没好。
她觉得再生个儿子就好了。 现在儿子出生快两年了,但病还没好。
杨思明认为一切都解决不了。 对他来说,抑郁症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没有经验的人,不知道”。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他说我不擅长。 我不擅长那个。”妻子委屈地哭了。 她戴着手工作,陪同他四处看病。
为了治疗抑郁症,他借了700元一天一晚的硬座去北京看病。 钱只是回家的路费。 他拿着北京出的药在运城买的,但买不到。
他想做心理咨询,但在运城市只以每小时500元的价格做了一次就不能继续下去。 同样性质的咨询,北京的个人专家每小时300-400元,在稳定医院的医疗保险范围内20分钟只需要20元。
在生活层的重担下,杨思明一个月花了600-700元的药钱,去太原看了一次病,他花了7000多元。
他每天服用大量氯硝西泮(有镇静催眠作用,长时间服用有依赖性) 8年。 直到去年运城市中心医院才说不应该大量服用,但他已经戒不了了。
“你的头被驴子踢了吧! 」
各抑郁症患者想恢复正常的生活,但经常因外界的推测而恢复原状。
在石浩住的小区里,没有人知道他得了抑郁症。 他和父亲极力回避,有时他们绕过邻居的闲聊。
杨思明走在田里的土路上,向迎面而来的村民介绍记者,说是“网上认识的朋友”。
村民隐隐觉得杨思明错了,小时候横穿马路,他的话堵在嘴边,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去村子的路崎岖不平,村里很多房子一年进十几万人,开私家车。 没有闭塞的村庄,谈论精神疾病的颜色变了。
杨思明所在的村庄,位于中条山脚下。 依靠黄土地,全村开始规模经营蔬菜大棚。
他最羡慕的是别人能流畅地打牌,这是村子里最常见的消遣法。 生病后,他明显觉得思维迟钝,村民让他斗地主,打麻将,他不敢去。
他有时让自己坐在卡桌上,但拿到了好牌,被他弄坏了,被嘴快的该村民脱口而出,“你的头被驴子踢了吧! ”。
事实上,在过去的18年里,接受了治疗,杨思明认为自己“很好”,但每隔几天,他就从运城的工地背着包回到了村庄。
杨思明习性是加满摩托车油,加马力,去运城的沥青道路,漫无目的地疾驰。 风在拍头发,他一瞬间觉得所有的烦恼都被带走了。
过年,石浩被催婚了。 家里81岁的祖母期待着孙子能早点结婚,毕竟30多岁了。 石浩花了1万元以上,在结婚恋爱网站上寻找对方。 半年间,见了三十多个面,经常女儿看不见他。
三年前,他养了一只折耳猫,成为了他最亲密的陪伴。 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一个人坐在家里,对着猫说话。 一次,他一天躺在床上20个小时,即使没有睡意,也慢慢过去。
刘颖还记得她童年的愿望,躺在床上,天花板偏偏塌了,然后生命就结束了。 即使是现在,她希望自己死亡的方法还是自杀,说“生命是我自己决定的,我想死在死亡本身”。
黄昏,杨思明结束了一天的农活,坐在大棚里,仰望夕阳西下,一言不发。
地上用手机放着他最喜欢的歌《稳定的幸福》。 “我必须稳定幸福,能够抵抗末日的残酷。 在不安的深夜,有了归宿……”
他说:“稳定的幸福很难。”
a08-a09版采录/新京报记者王佳慧赵力实习生杨书源
a08-a09版撮影/新京报记者尹亜飞
a06-a09版统一/刘沢宁
来源:亚洲公益报
标题:【快讯】抑郁十八年:痛苦说不出,就想死
地址:http://www.yingzifz.com/gyxw/8229.html